乌克兰告急!西方GPS武器被俄军“黑掉”,战场形势生变
华盛顿邮报近日独家披露了一份乌克兰武装的内部报告,详细记录了去年秋天至今年四月期间,西方GPS制导武器在乌克兰战场上因俄军电子战干扰而失效的严峻情况GPS。乌克兰方面准备向美国及军火公司提出改进需求,但报告指出,美国过度的官僚流程已严重耽误了改善进展。
在接受采访时,美国国防官员虽否认官僚主义拖慢了反应速度,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乐观GPS。据报告,尽管五角大楼和武器制造商有时能在几小时或几天内提供解决方案,但缺乏实际例子支撑这一说法。有防务研究人员认为,与俄罗斯制造商相比,“许多西方国防公司的问题是它们缺乏同样的紧迫感。”
报告详细列举了各武器在乌克兰战场上的表现GPS。美国神剑制导炮弹原本被视为明星武器,但由于解算与设定作业复杂,以及命中率的大幅下滑(从50%以上降至10%),乌克兰武装更倾向于使用简便的无制导炮弹。而乌克兰在其他西方国家提供的155毫米制导炮弹中也遇到了类似的挑战,包括采用GPS以外制导方式的德国“火山”炮弹,其效率也大幅下降。
美国JDAM制导炸弹在初到战场时表现有效,但迅速对干扰失去抵抗能力,误差从20米扩大至1.2公里GPS。经过乌克兰武装的反馈,美国军火商于去年5月交付了改进系统,但随后俄军增加对抗措施,导致命中率在7月份降至最低。全年大部分时间,JDAM的命中率维持在60%以上。
展开全文
此外,俄军的电子战干扰还对投弹的战机本身的GPS导航产生影响,加上密集的防空火力,使乌克兰武装飞行员的每次飞行都面临巨大风险GPS。
GMLRS制导火箭在俄乌冲突第一年因成功袭击俄军后方目标而受到赞誉,但在俄军成功干扰后,误差达到15米以上GPS。乌克兰武装转而将其用于打击低价值目标,并极力争取配备集束弹头的无制导M26火箭弹来弥补失去GPS制导的误差。乌克兰武装还采取了先用无人机硬杀俄军干扰器,再发射GMLRS火箭的战术,但这一战术需要更多协调和更复杂的流程。
美国SDB小直径炸弹因其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和难以拦截的特性,在乌克兰战场上保持了90%的命中率GPS。然而,其陆射版GLSDB却表现不佳,波音公司正在处理这一问题。乌克兰武装的报告也显示,问题可能与厂商过于着急的整合和量产有关。
英国提供的“风暴阴影”空射巡航导弹因其依赖多种导航系统而相对不易受到俄罗斯干扰,但仍被俄罗斯防空系统成功拦截GPS。
这份报告揭示了乌克兰武装在面对俄军电子战挑战时的困境,同时也指出了西方军火公司在提供改进方案时存在的问题GPS。对于乌克兰来说,如何在保障国家安全和打击俄军的同时,与西方盟友合作解决这些技术难题,将是未来战争的关键。
评论